衡南县融媒体中心8月13日讯(记者 江婷 攀程)衡南县今年共种植8.1万余亩再生稻,目前已进入成熟收获期,当地农户抢抓晴好天气收割头茬再生水稻,确保颗粒归仓。
8月12日,在松江镇西桥村的田间地头里,金黄的稻穗沉甸甸地铺满整片田野,种粮大户阳黎明正组织两台收割机对头茬再生稻进行收割,经过脱粒、分离、清选等流程,金黄的稻谷被“尽收囊中”。“现在是再生稻头茬收割时期,平均亩产达到1500斤以上,每天安排两台机器同时作业,我家有300余亩再生稻,大约四五天时间可以收割完成。”阳黎明说。
再生稻种一次收二茬,头茬一般在8月中旬开始收割,后茬稻会在收割后的稻秆上萌芽抽穗,实现“一种双收”,具有省工、省肥、增产等特点。去年,阳黎明种植了230余亩再生稻,在乡镇农技人员的全程指导及自己的精心管护下,两季亩产达到1800多斤,今年他又扩大了种植面积。“今年的收益还可以,再生稻的收益比一季稻的收益高六百元一亩,今年又增加了70多亩。”阳黎明说。
今年,衡南县在确保双季稻种植面积稳定的基础上,依托种粮大户和专业合作社,在再生稻种植过程中,推广采用无人机施肥、飞防等绿色防控新技术,全县再生稻种植面积达8.1万余亩,不仅减轻了劳动强度,还提高了亩均效益,助力农民增收。
来源:衡南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江婷 攀程
编辑:胡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