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衡南老兵风采丨王亚军:当好乡村振兴排头兵
2023-08-03 10:07:48 字号:

cf3e94101a1d88bcc1f4f070fb83142.jpg

衡南县融媒体中心7月5日讯(记者 胡丁丁 蒋林航 通讯员 全华军)七月盛夏,槐花飘香。记者来到衡南县栗江镇界牌村,只见新建的水泥路沿山间盘旋,直通家家户户,一幢幢漂亮的农家小院掩映在浓浓绿荫之中。在这里,界牌村党总支书记王亚军带领村民种植金槐脱贫致富的事迹已被传为佳话。

微信图片_20230711091616.jpg

走进金槐种植基地,一株株金槐树枝叶繁茂,淡黄色的金槐果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气。“这个槐树在过去叫‘千年槐树’,它的树龄寿命比较长、比较耐旱、市场需求量很大,相对来说利润也高一些。”王亚军介绍道。

1985年12月,王亚军应征入伍,在部队,他不怕苦不怕累,积极上进,服役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99年,怀着回报家乡的情怀,王亚军放弃原来的“铁饭碗”回到家乡,选择了自主就业。“我在部队已是三级士官,但看到家乡条件不是很好,我就下定决心改善家乡面貌,带动当地村民就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王亚军说。

期间,王亚军在界牌村先后成立农业合作社和承康生态公司,带领村民种植青蒿和金槐。如今,该村已种植金槐1700余亩,每亩平均产果(花)220公斤,每亩产值13000元左右,全村金槐果产值近2300万元。“我在这里做工十多年了,做一天工有100元的收入,一个月能拿到2000多元工资。”界牌村村民王芳娥说。

为了让更多的村民搭上“致富顺风车”,村里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运作模式,带动周边村民种植金槐,帮助他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我觉得在当地就业好一些,不仅可以在家里种一点农田,还可以照顾小孩子。”界牌村村民王柱成说。

本着对退役军人的特殊情怀,王亚军还牵头创办了“退役军人之家”,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在栗江、松江、江口等地流转土地5100余亩,带动27名退役军人创业就业。“下一步,在做好现有经营板块基础上,继续把金槐产业做大做强做细,由初加工向深加工发展。”王亚军说道。

目前,有更多的退役军人像王亚军一样发扬部队优良传统,保持军人本色,默默扎根乡村一线,高举乡村振兴大旗,为建设和美乡村贡献智慧和力量。

来源:衡南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胡丁丁 蒋林航

编辑:邓敏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