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乡村振兴 | 衡南县花桥镇:村里办起了工厂 激活集体经济新发展
2022-04-27 10:59:12 字号:

衡南县融媒体中心4月26日讯(记者 曹梨 通讯员 万浩)“嗒嗒嗒,嗒嗒嗒...”在衡南县花桥镇川口村一家玩具厂内,女工们正熟练操作针织机缝制毛绒玩具。整洁干净的工作环境之下,是一片井然有序、分工协作的忙碌场景。

图片1.jpg

图片2.jpg

据悉,这是花桥镇第一家“村工厂”——顺亿发玩具厂,该工厂是川口村委会与东莞市华茂玩具有限公司的合作项目,其中村集体投入资金50万元及原川口村小学校区翻新改造作为厂房,占股51%,企业投入设备、原材料及技术,占股49%。3月份,该厂正式建成,目前已开工生产。

标准化、人性化的村工厂

为吸引群众、办好厂子,玩具厂推行标准化、人性化生产经营。在员工正式上岗之前,工厂配备专业技工进行手把手指导教学,帮助员工熟练掌握操作。在分区分车间的基础上,管理人员根据工序的难易程度进行分工,一人负责一道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按件计费、多劳多得的薪资,加上保障午休及设立员工食堂等福利,更是增添不少吸引力。

就业顾家“两不误”的村工厂

招工通知一经发布,周边村民争相报名应聘。目前工厂有劳动力40人,其中包括6名脱贫户。来自川口村前新组的女工蒋满姑高兴地说:“现在流水作业越来越熟练了,每个月能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既能挣钱又能照顾家庭,下了班还可以干点农活,真好!”从离家打工到村里就业,村民们实现了工作赚钱、家庭照顾两不误的愿望。

村里办、助发展的村工厂

对村里办厂,村支书谢明华满怀希望,带领村干部撸起袖子加油干。成立发展村集体经济领导小组,将玩具厂列为壮大村集体经济重点项目,并组建专班迅速推进落地。采取座谈调研、多方筹资等方式,在利用盘活原川口村小学校区的基础上,解决厂房选址问题,工厂用地面积达500平米。按照工厂建设投资情况,实行“村集体入股管理+企业加工经营”,做到村集资、村管理、村分红,真正实现了村里办企业,预计每年可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

正如川口村支书谢明华所说,“农村要发展,就要有村集体经济支撑。村工厂作为一种新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大大激发了村支两委主动性,让村集体走向了集体经济事业的舞台中间。”

据悉,衡南县花桥镇坚持创新思路、用好政策,大力推广村工厂模式,着力打造村集体经济发展示范点,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 衡南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万浩

编辑:曹梨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