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印记. 鸡笼镇日光村:产业铺就“致富路” 百姓脱贫有盼头
鸡笼镇日光村下辖54个村民小组,曾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66户474人,2015年,衡阳市烟草局驻村以来,同村支两委同心同力,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帮助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到今年完成总体脱贫户95.18%、脱贫人口96.62%,贫困发生率由9.56%下降至0.29%。2018年底贫困村退出序列。
产业引进 助力脱贫攻坚
走进日光村的绿桐基地,一棵棵绿桐林立山头,当地的群众正在为其修剪枝头。2017年的时候,这片山头还是一片荒山,衡阳市烟草局作为定点扶贫后盾单位驻村之后,通过实地考察、市场了解,同村支两委商量后,决定引进绿桐产业。如今400亩的荒山变成了村里群众的“聚宝盆”,绿桐产业最大的股东是当地的贫困户,还解决了当地数十名贫困户和群众就业问题。
【同期声】 日光村村支部书记 李传国 贫困户占百分之六十的股份 村委会和合作社占百分之四十股份 到2023年预计可以产生收益600多万元 贫困户每人可以收益一万二千余元
贫困户在有了自己的产业后,脱贫的信心日益高涨。日光村王屋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胡耀桂就是山头上劳作的一个,六年前的她,家里基本没有收入来源。2017年,产业引进后,胡耀桂来到合作社务工,每个月都能拿到一千二到一千三的工资。
【同期声】 日光村王屋组贫困户 胡耀桂 以前日子不好过 没有经济来源//现在在 绿桐这里做事 分了有股份 做的越来越有劲 以后绿桐有收益了可以分红
2019年,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因地制宜开发400多亩荒山种植36000株油茶树苗,采取“合作社+村委会+贫困农户”入股分红的形式,村委会和贫困户各享受20%利润。
【同期声】 日光村绿桐基地负责人 谢培友 在就业方面 优先考虑贫困户 因为贫困户在这里自己占有股份 他相当于帮自己做事 他每个月平均收入可达到一千二到一千三 一年下来 从绿桐包括油茶 他每年可以收入一万七千块钱 能够真正的使这个产业让贫困户收益 能够脱贫致富
村容村貌大变样 基础设施大完善
五年来,衡阳市烟草局作为定点扶贫后盾单位,先后投入扶贫资金1200多万元,完成了新建村敬老院、兴修大小排灌水渠8条共计长约9000多米、整修灌溉水塘27口、解决全村安全饮水问题、改造56个贫困户危房、修筑机耕路16条、修建垃圾池30座、整修崩塌护坡2处、硬化村级公路15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173盏、引进宽带网络进村入户、村部建设等扶贫项目,村基础设施、村容村貌连年改善,乡村振兴得到有力的推动,群众满意度大幅度提升。
除了改善村容村貌,衡阳市烟草局还开展教育助学、医疗救助和捐款捐物等慰问爱心活动,发放助学金20万元。自愿捐款30多万元帮助贫困群众发展农业生产,先后为60多户贫困家庭免费提供优质果树苗6000余株、羊仔50 只、猪仔30头、鸡鸭8000只等种苗以及农资补助。
【同期声】 衡阳市烟草局驻日光村帮扶工作队第一书记 唐国平 (到这里来工作)首先要跟贫困户拉近距离 要以心换心 把贫困户作为亲热对待 贫困户家里有实际困难 当做自己的困难看待
【同期声】 日光村王老屋小组村民 欧菊英 小组通过扶贫小组领导 着实改变了 这些面貌可以讲天翻复地 比方说鱼塘 扶坡 马路 路灯 跟城乡没有什么差别了 大家晚上散步舒舒畅畅 快快乐乐
日光村的“昨天”也许并不那么美好,在日光村干群同心同力的努力下,日光村的“今天”和“明天”是美好可期的。
易 龙 王攀程
来源:采编部
作者: 易 龙 王攀程
编辑: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