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卫生防病知识要点
2018-01-28 12:23:10 字号:

  由于天气寒冷及大量人口返乡集聚,导致发生各种公共卫生问题的可能性增加,如交通伤害事故、滑倒摔伤、冻伤、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食物中毒、一氧化碳中毒、急性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和精神疾患等。为此,衡南县疾控中心发布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卫生防病知识要点,指导市民加强疾病防控,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造成的危害,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一、预防呼吸系统疾病

  严冬季节,易造成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广大市民要注意适当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均衡饮食;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儿童、老年人、体弱者和慢性病患者应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如必须外出,应避免长时间置身户外。中老年人户外锻炼需避开早晚低温时段,避免过于激烈的运动,注意防寒保暖。

  预防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主要经水、食物、手及日常生活用品以及媒介传播等。冬季水管被冻裂,易发生饮用水被污染,这些情况都容易引发肠道传染病的传播和扩散。就餐时,手部尽量不要直接接触食品,避免污染,尽量饮用开水或清洁水;寒冷天气,供水管道可能破裂而导致饮用水污染,若发现供水颜色异常或有异味时,应立即停止引用,并及时报告当地有关部门。一旦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要及时就诊。

  三、预防滑倒摔伤和交通伤害事故

  行人、骑车人要注意路面状况,谨防滑倒摔伤,老年人要尽量减少出门,市民出门时应尽可能换上鞋底有深齿、防滑、保暖的平底鞋,女性最好不要穿高跟鞋。如遇结冰路面,应慢行。如果不小心滑倒,尽量别用手腕去支撑地面,这种摔倒姿势最易造成手臂骨折,可将身体顺势倒地,因衣服厚实,不易造成损伤。摔倒后,不要急于起身,应轻微活动明确疼痛部位,大腿或手腕部骨折时人还能勉强活动;但如果颈胸腰椎处着地,千万不要随意乱动,因为椎体骨折后随意活动很可能造成关节脱位甚至更严重的危害。此时应尽快呼救,拨打120,寻求他人帮助并立即到医院就诊。

  驾驶员要保持车况良好,对车辆采取必要的防滑措施,严格执行交通规则,安全行驶,特别要注意避让行人。

  三、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天气寒冷,人们更容易门窗紧闭,因空气不流通而造成一氧化碳蓄积引发中毒事件。要保持正在使用的设施设备处于良好状态,正确使用煤气灶等设施,注意室内通风,出现煤气泄漏事件,应立即关闭气源,开窗通气,对中毒患者采取临时性救护措施,在通风场所开展人工呼吸,并迅速拨打120求助。

  四、预防冻伤

  低温冰冻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是因严寒引起的冻伤、冻僵等,最需要的预防措施是提供御寒防冻的衣被和设备,旅途出行注意携带足够防寒衣物,戴上帽子、围巾、手套等保暖物品,尽量保持衣物干燥,避免弄湿衣服,休息睡觉时,应注意保暖;多喝热饮,有助保持体温;经常搓揉面部皮肤,伸展筋骨活动手足;加强膝关节、肘关节、腕关节和踝关节等部位的保暖防护避免久坐,经常站立活动、跺脚、搓手等促进血液循环。

  五、关注特殊人群

  老年人、孕产妇、儿童和心脑血管疾病(脑中风、冠心病等)及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患者,在低温天气是比较容易患病的群体,要特别予以关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要按时遵医嘱服药。要注意保暖,加强营养,适度锻炼;家人要注意关心,最好不要让他们独处,同时关注他们的饮食起居。一旦发生身体不适,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有胃肠基础疾病的患者经受严寒刺激后容易引发胃出血及消化道溃疡,需注意胃的保暖和饮食调养。

  预防旅途精神障碍

  旅途精神障碍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短暂性心理障碍,主要症状包括意识模糊、定向障碍、出现妄想症、怀疑周围乘客对己不利、行为失控等。预防旅途精神障碍的措施有:遵守旅行规则,保持公共卫生,不携带有不良气味的物品,不吸烟,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抓紧时间休息;应注意经常起身进行活动,放松心情,缓解紧张情绪;在车上要尽量克服食欲不振的状态,不能空腹旅行,除此以外,要多吃含维生素C和糖分的水果,比如香蕉、苹果或者果汁饮料等;对于有些无法控制自己紧张情绪的乘客,不妨在上车前预备一些镇定药,依靠药物保持稳定情绪。

  旅途精神障碍是一种短暂性心理障碍,一般不需要进行特别处理,病人在经过一段时间休息,适应周围环境后,就会逐渐自行缓解。​​​​(来源:衡南县疾控中心)

来源:

作者:衡南县疾控中心

编辑:张扬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