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邳州市的一些高中教师反映,他们已经一年多没有正常领过工资,并不是财政拖欠工资,而是工资卡被法院冻结了,他们甚至还会收到法院发来的传票。据记者调查,当地不少学校为追求星级,找老师做担保,举债扩建校区,或者向私人借高息贷款,直至资金链断裂,陷入困境。(2月2日《京华时报》)
有句话叫做“城门失火,殃及鱼池”。校领导为了个人政绩,不顾条件地盲目追求星级,盲目扩建校区,最后竟然殃及到学校老师一年多不能正常领工资,这真是叫人不知说什么好。
柴米油盐,住房还贷,商场购物等,现在的生活什么都需要钱。工资被卡,没钱生活,老师们很是让人同情,但同情归同情,法律归法律。既然老师们在担保书上签了字,就必须履行契约精神。学校违反了借款合同,还不起钱,法律自然就要追究担保人的责任,不然何以体现法律的尊严?当然,国家大计,教育为本,而教育能否办好,很大程度上也在于师资的力量。因此,当地政府必须介入此事,一方面要追究校领导拍脑袋的责任;另一方面,要妥善的解决担保教师的工资问题,生活问题。
事实上,在教育行政化学校行政化的当下,老师在担保与否的问题上,恐怕没有选择的余地。如果不担保,损了校领导的颜面是小事,被扣上不顾大局,不顾学校发展的大帽则是大事。
因为,现在的学校,说白了和官场并无二致,其机构配置不但也是层层叠叠,密密麻麻,有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团支部书记、班级主任……更为重要的是,官场一把手权力过大的弊端,学校同样也有。君不见,在许多学校,校长在决策上基本上都是说了算,甚至在任何事情上都是一手遮天。试问,在这样的权力框架下,老师的命运老师的上升渠道都捏在校长手里,哪个老师敢不照做?校长说是找你担保,实则上就是一种行政命令。
换言之,现在的学校,本质上就是社会官场的一个缩影。在上面任命制的行政体制下,在校领导唯上不唯下的现实写照下,在一把手权力过大的情况下,校领导产生官场上常见的政绩冲动就不足为奇。所以,当地政府在妥善的解决好这件事的同时,更要加快教育体制改革,而只有彻底去掉教育行政化学校行政化,才能从根本上遏制学校盲目扩建,“追星”成风;才能从根本上遏制校长们的政绩冲动与避免“校长违规,殃及老师”的此类事情的再发生。
来源:红网
作者:叶建明
编辑:张扬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