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有结论无证据,“顺德房叔”难清白
2012-12-14 06:41:55 字号:
  近日,广东佛山顺德区公安局副局长周锡开被曝拥有亿元住宅。12月12日,顺德纪委书记潘东生表示,当地领导都对周评价很高,调查期间周并未停职。潘东生还称,周锡开没有及时汇报,政治敏感不够,但总体来说是一个敢干事、有原则的好干部。另外,警方正在调查举报人。(12月13日《南方日报》)
  
  与之前“应声落马”的几位“房叔”不同,顺德区公安局副局长周锡开经过当地纪委的认真调查和“反复核实”之后,被证实“没有问题”,“是一个敢干事、有原则的好干部。”然而,对于当地纪委书记的一番官方回复,网民们并不买账,部分舆论质疑当地官员“官官相护”,另有一些网友批评当地政府“不去解决问题,而是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我们无权责怪网民的习惯性质疑。顺德纪委方面的回应,实际上只给出了一个结论,并未交代细节。周锡开两处房产的占地面积和价值与网络反映不符,那么其真实的住房情况是怎样的?周锡开的购房资金来源不存在违纪违法问题,那么他的资金究竟从何而来?周锡开的妻子移民菲律宾,他们的第二个女儿在香港出生,这种情况属不属于“裸官”?这些问题不解释清楚,公众始终不会“罢休”。
  
  我们无力辩驳“官官相护”的指责。纪委作为履行党内监督职能的部门,其主要任务在于查处案件、肃清党风。如果纪委的官员对他的调查对象是带着感情的,是基于“培养一个好干部不容易”的出发点,会严格秉公执法吗?在当地纪委书记的描述中,周锡开是个“好干部”,可这个判断并非来自群众,而是来自“他过去的领导”。这似乎也在暗示:官员的“好”与“坏”、升迁与否,靠的是领导的认可,而非群众的认同。这样的官员“出了事”,公众自然相信是真的。
  
  也许网友们的确冤枉了周锡开和当地纪委,但这样的习惯性质疑却是必要的。没有这样的质疑,我们的职能部门就会陶醉于年终总结里那些漂亮的数据,停滞不前;没有这样的质疑,官员财产就会一直止于“申报”,怠于“公开”;没有这样的质疑,我们的权力运行过程就会继续神秘,拒绝“阳光”……
  
  我们无意去神话网民的意志和力量。诚然,网络举报的鱼龙混杂,确有可能使之成为发泄一己私愤的渠道。但这种权利行使的异化,自有执法部门去规范。真正令人担心的,反而是官方以此为由对网络反腐进行压制和打击。
  
  法治精神的核心要素,在于对公共权力的制约。也许,对干部真正的“保护”,不在于纪检部门的认真调查,不在于纪委官员的诚恳表态,而在于公权力行使过程的公开透明。公众真正期待的,也并非个别官员的“躺枪”落马,而是反腐制度的日臻完善。
  
  周锡开的清白,最终还是要靠客观公正的制度来证明。
  
  文/阎妍
 

来源:未知

作者:衡南新闻网

编辑:张扬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